默默地选了个位置站好。王旭下意识地看了眼镜头,每个角度都几乎完美,这个年轻人长相并不是特别出众,可从镜头里看起来却比真人要好些,很少有人能这样。而且看他之前那样,并不是下意识地站在那里,他是看好之后才过去的。
王旭眼皮跳了一下,这不对,他一直将陆涛定义为天才,觉得他就是天生吃这口饭的,可这孩子看镜头挑位置的样子,更像是长久以来的经验。究竟是怎样的过往,成就出这么矛盾的一个人。
专业方面的知识谢冬是不懂的,以前是多少带着些崇拜地看着镜头前的陆涛,因为他演着书中最聪明的男人,这让谢冬错觉地以为陆涛也像这个人一样。可能是私下里接触过几次吧,他发现陆涛不是萧卓,陆涛本人其实温和地不带一丝攻击性。也许是这样的性格,才让谢冬那天有些放纵,才让他产生了胁迫这种想法。
不过陆涛依旧是那个陆涛,导演喊开始之后,他就是萧卓。
作者有话要说: 亲,最近我可能要理理思路,大纲虽然早就列好了,可看到评论还是觉得,细节方面很需要注意。
当然持续更新是必须的,只不过字数上可能要少一点,等理好了,就会回复啦,最近少的也会都补起来。
感谢1255大大提出的一件。
^_^
☆、第二十章
此时的戏份,肃王军队已经攻到了京城,京城中早已是乱成一锅粥。因为肃王攻过来的路上,能派出镇压的将领尽皆派出,却没有人能挡住,朝廷里人心惶惶。
一路上,萧卓给出了许多建议,有些被采纳,有些没有。但事实证明,他总是对的。如今他已不再默默无闻,这个青年终于证实了他的能力,所以此刻兵临城下,肃王先问了萧卓的意见。
萧卓想了想,“王爷起义之日起,我们便再无退路,如今就只差这临门一脚了。这一步虽好走,却也有讲究,若是王爷强势攻入,必回扰了城内百姓的安宁,对日后无益,最好便是以逸待劳,不战而屈人之兵。”
说话自然简单,嘴皮子上下一碰而已。萧卓说的,很多人都知道,只是,这不战而屈人之兵究竟是怎么个弄法,能想到的却不多。
萧卓这么说,自然已经想好了办法,他一向是有把握才会说出口,很少出错:“为今之计,便是等待。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劝降谋士的气节,这世间的人,多数都是优先考虑自己的。为了活命,定会有人主动投降我军,王爷只需等等,相信,会有人为了自己能活命打开城门迎接我们。”
肃王甚至没有思考,就点头同意,萧卓是个及在乎风险问题的人。他的建议,永远都是成则能赚一笔,不成也不会亏多少,十分稳妥。
当然,永无止境的等待也不可能,萧卓笑了笑,道:“今晚,定会有人前来与王爷商议,相信很多人都已等不及王爷的到来。”
事实证明,萧卓又一次预测成功。暗中来跟他们接洽的官员不止一个,趁着夜晚的时间,悄悄放肃王军进城。肃王等人能一路杀到这里,那心眼多着呢,怕被这些官员骗进城来个瓮中捉鳖,在进城之后,直接俘虏了守城门的士兵,换上了自己人。
之后,未免生变,趁着夜色,皇宫里面防备不及,杀进了皇帝的寝殿门口。按说逼宫总是会让人觉得杀气腾腾,可这次,一切却进行的很顺利。实在是皇帝老了,偏听偏信,他已失了人心。而多数人,又不可能像那些名臣一般与国家共存亡,所以,进入皇宫的过程竟然比这一路上来的任何一战都要容易。
肃王其实以为皇帝会激动地大骂他,骂他孽子,骂他欺君罔上,可那个帝王却没有。
肃王和几个被他器重的人踏入寝殿时,里面有微微摇动的烛火。老皇帝坐在主位,身后侍立着伺候了他一辈子的老太监。如果换一群人,可能会觉得这幅景象有些凄凉。可这几个人不会,这一路来,面对了太多的死亡,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死去,罪魁祸首只是因为面前这个老人要断他们活路。
同情?符易之在战争中丢了一只手,他会同情?将领们很多都还受着伤,他们会同情?谋士们绞尽脑汁,一路担惊受怕,走到这里已经力竭,他们会同情?还有肃王,他不是一开始就有反心的,若是皇帝能顾念父子之情,放他一马,他也许依旧是那个一心一意守着边关的王爷,他的心里哪能对这老人存余下分毫同情?
于是,没有波澜,肃王逼着皇帝自杀了。服了毒酒,死在这个他从生下来就一直居住的地方。
接下来便是肃王假传圣旨,说皇帝自知去日无多,传召他进京,并将皇位传给他。
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假的,但除了其他几个皇子和他们手下的人,没有人出来反抗,对他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。对百姓而言,他们知道换了皇帝,新皇登基就是减免赋税,他们只会拍手称赞。
萧卓说:“百姓们好应付,因为他们不懂。至于那些明眼人,若是有骨头,就不会让我们这么轻易攻入皇宫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
陆涛不在,有些萧卓只有模糊影子的场景是找其他人代替的,但几个需要正脸的就留下来了。
陆涛没有说谎,他是真的有一直在看着剧本,温固着萧卓的感觉,这些场景他几乎都是一条就过。这是他重来一次的坚持,做一个好演员,给剧组带来的麻烦,他会尽量去弥补,不能因为个人原因
喜欢再入星途请大家收藏:(m.dmbook6.com),腐文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