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前,梁祖彰武君主崛起于微末,于乱世之中率领义军纵横捭阖,击败各路英豪建立了这大梁王国,保天下百姓近千年的太平,可谓雄才大略。
然,众所周知,彰武君主的崛起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,反而充满坎坷,其一生经历过数次大败,最有名的一次,便是那坂桥山之战。
当时,彰武君主的队伍刚拉起不久,军力尚弱,正处于休养生息、积蓄力量的时期。不想北方大军阀孟瞒大举兴兵南下,妄图一统江山。
鉴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,不得已,彰武君主只好避其锋芒,率大军南迁寻求盟军联合抗孟。
彰武君主宅心仁厚,在所辖区域执政期间颇受百姓拥护,实不忍百姓因己受苦,遭受孟军迫害,一路上携老扶幼,致使队伍行军速度迟缓,最终在坂桥山被孟军的大部队追上。
双方就地展开大战,直杀得天昏地暗、血流漂橹。
无奈梁军本就势弱,又要掩护百姓撤退,激战一天之后终是不支,包括彰武君主在内的一千军士被孟军的十万大军团团围住,情势危急!而彰武君主也身受重伤,亏得左右拼死保护,才能保住一命。
眼看脱困无望,一众军士万念俱灰,甚至打算自刎以免受辱的时候,忽然,孟军后方的山脚下,一名腿跨黑色战马,身披亮银盔甲,手持精钢长枪的英武将领疾冲而来,口中声若雷霆般大喝道:“主上莫慌,子云来也!”
来将,正是时任梁军先锋的大将——赵子云!
话音刚落,赵子云一人、一骑、一枪已经杀入孟军阵中,犹如一把尖刀,直冲被围的梁军残部而来。长枪挥舞之间,所到之处无一合之敌,孟军军士纷纷被斩落马下,一时阵脚大乱。
见此情景,原本已近绝望的梁军军士立时士气大涨,高呼着“誓死保卫主上!”,护卫着重伤的彰武君主与赵子云将军前后夹击,向其会合而去。
经过近一个时辰的拼杀,双方终于合兵一处,此时的赵子云早已浑身是血,却不显狰狞,反而增添了一股“虽万人吾亦往矣”的豪迈之气。
而后,赵子云将昏迷的彰武君主背负在后,在剩余的不到两百梁军的掩护下,于孟军的十万大军中左冲右突,奋力突围。为了躲避敌军的围堵,甚至在其军阵中杀了个七进七出,死战一天一夜,方才突围成功,带着彰武君主回归梁军的大部队!
这一战,赵子云将军身上所受大大小小的伤口近百处,浅者只是伤及皮毛,留下血痕;最深者甚至是穿胸而过!归队之时已然是近乎垂死。而被围的一众军士中,除了彰武君主外无一生还,用血雨腥风都不足以形容此战的惨烈。
可以说,赵子云将军完全是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彰武君主,也挽救了尚于襁褓之中的梁军,这才有了以后的联军败孟,才有了最后大梁王国的建立。
赵子云将军,也因此得到了彰武君主“子云一身是胆,真乃绝世虎将也”的赞誉。
此后,赵子云将军领军南征北战,东讨西伐,一生未尝一败,成为了大梁王国家喻户晓的军神,其事英雄事迹更是广为传唱,至今已过千年,仍还有无数人将其当成自己的偶像。
而封恪,正是这万千崇拜者中的一个。
赵子云将军善用枪法,尤为偏爱那种软硬结合的中性硬弹枪。追随其征战一生,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龙胆亮银枪,便是硬弹枪中的巅峰之作!
理所当然的,身为赵子龙忠实迷弟的封恪便也将硬弹枪视作自己武器的不二之选。
当然,封恪也不是那种没有理智的脑残粉,选择硬弹枪也是有着他的考量。
枪者,战之兵也,为战而生,因战而狂,有着“百兵之王”的美誉,历史上有名的战将多喜用枪。
枪之道,既有刀道的霸烈强势,又不乏剑道的诡谲多变,可谓刚柔并济。
总体上,长枪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硬枪,使将出来颇为刚猛,可刺可劈砸;还有一类则是弹枪,相比起硬枪,前者更精于变化,长于借力打力,却短于威势不足。两者各有其长处,却也各有其缺憾。
因此,杂糅两者特性的硬弹枪便应运而生,不过相比较起前两者的大受欢迎,硬弹枪的受众却是寥寥无几。倒不是其威力不足,相反所有人都知道它凌厉非常,只是苦于硬弹枪的运用实在是太过难以掌握!
硬枪枪法重势、重力,走勇武路线,学之者只需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与根基的雄浑,以势压人便可。
弹枪枪法重技巧,追求枪杆的弹性,走奇巧路线,学之者要不断磨练自身枪法,做到人枪合一,以技取胜。
这两者完全是相反的路线,毕竟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摆在那里,你要重视力量的强大,往往就要牺牲自己动作的灵活度,这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一个道理。
因而具有弹枪和硬枪双重特质的硬弹枪便显得有些鸡肋。
不过对于其他人或许是这个样子,可封恪显然不在此列。
有石珠的存在,封恪的力量无疑要远超平常人数倍,同时封恪发现自己的身形依旧匀称,完全没有要变成肌肉虬龙的迹象,却又不失爆发力,这反而令自己灵活性大大增强,恰恰及其适合硬弹枪的施展要求。
同时,硬弹枪软硬兼而有之的特性也和自己的性格十分相符,想来学起那枪法也会颇为契合,事半功倍!
所以,心中早有打算的封恪必然不会因为一时贪图武技的新鲜
喜欢沐血枪锋请大家收藏:(m.dmbook6.com),腐文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