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
味,深刻地剌激阅读者联想起伤者的痛苦,对死亡的回归感。没药据说是没药树的树脂,结
成块状或颗粒状,呈赤褐色或黄褐色,是活血、散瘀、消肿、止痛的药料。从没药的香味中
,抒情的主角的形像立刻出现在面前,风帆下吹过的微风、水面上盛开的荷花、酒醉后坐在
河岸边,雨过天晴,种种景像纷至沓来,诗歌阅读浮想联翩的效果被简简单单的数句挥发得
淋漓尽致,生存的痛苦在诗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解脱。 “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”一诗,
直接取材于现场的比喻形成的氛围,笼罩在阅读者上空,消除了时间空间的距离,犹如身临
其境。没有繁复的修辞几乎是所有古代诗歌品质,从技术的层面看,这首诗中比喻需要的“
像”字事实上可以忽略,抒情的强烈覆盖住仅有的修辞。而天然、非凡的比喻,往往是从自
身的生存体验中获得。没有切肤之痛的模仿写作者,动用种种要达到这种令人震撼的程度显
然是勉为其难的。诗歌的原始样式再次证明抒情的原始力量,古代诗歌所具备的品质摧毁一
切非诗的芜杂逼近阅读。 当然,任何经过翻译的诗歌,由于空间、文化的客观距离,
对阅读者容易产生陌生的剌激,有益的误读常常形成出奇不意的惊人效果,“死亡今天就在
我面前”一诗同样也不例外。从庞德开始,欧美国家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某种程度的误读,
给欧美现代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但是也必须看到,庞德从误读中得到的恰恰是从生存现场
去体验,不过是体验角度、方式的变换,《地铁车站》一诗绝非模仿现有、既存的诗歌写作
。只有回到诗歌的原始,才能得到本质的诗歌。陈腐语言的灾难,是由写作者虚伪的抒情造
成,失去现场体验的写作,不可能具备发现的目光,只有从阅读中偷盗。由此,我得出的结
论是,真正的诗歌,就是原始样式的诗歌。 古埃及宗教性诗歌 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【打印本稿】【进入论坛】【推荐朋友】【关闭窗口】
2006年11月13日15:53 大约公元前5000年,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已经开始了定居
的农业生活,翻开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史。丰饶的尼罗河孕育的以引水灌溉为主的农业文化
,“金字塔”结构式的法老专制的政治形态,以及灵魂不朽死而复生的原始宗教信念,构成
了古埃及人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,并指导着古埃及历史的发展脉络。作为农耕文化产
物的古埃及政体的最早形式,是相邻的部落合并为诺姆,每个诺姆有各自所崇拜的诺姆神,
诺姆首领名称的原初意义即是“运河开掘者”。尼罗河洪水一年一度的泛滥之后所滋润的绿
色希望,意味着恐惧的终止和生命的复活,与此相关,关于太阳神拉和死而复生的自然繁殖
之神奥西里斯的自然崇拜很盛行。这实际上是埃及自然生存环境和农业生活方式在古埃及人
心灵上的内化。 在前王朝时期(前3200—前2700),第一王朝的法老梅涅斯统一了上下
埃及,建立强大的奴隶制国家,自此法老不仅成为政治体制的中心,同时也成为宗教信仰的
核心。法老被视为太阳神拉的儿子。由于太阳神拉被奉为最高神,故此法老崇拜被等同于神
灵崇拜,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。大约在这个时段(公元前3300年)埃及人发明了古奥的象形文
字,他们用尼罗河畔的芦苇制成纸草、以芦管制成笔书写记事,许多作品就是写在纸草卷上
保存下来的。此后的古王国时期(前2700—前2200),中王国时期(前2200—前1584)和新王国
时期(前1584—前1071),埃及文明取得了极高的成就,始建于第3王朝(前2686—前2181)时
期的金字塔至今仍是难以企及的伟大建筑,早期金字塔铭文和棺椁铭文标志着埃及象形文字
的逐渐成熟。中王国时期是古埃及文学的鼎盛时期,神话传说、故事箴言和诗歌歌谣等作品
成就突出,在文学体裁、描述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为后世文学树立了典范。 古埃及
文化的自然崇拜
喜欢八夫临门请大家收藏:(m.dmbook6.com),腐文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