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,皇上盛礼为昌王加冠。
以至于七月入秋后的册后大典,怎么嚼味怎么觉得凉意浓浓。无论帝后,面上都是没什么大婚的欢喜。
臣子们朝贺之后便在宫中饮宴,等醉了再被人送回去。赵质坐在兄弟中间,听他们聊些七七八八的家事,扯着扯着便扯到皇后娘娘身上去了。
“从前没看出来,皇兄那寡冷的面色下边儿,竟还是颗好色的心。”酒壮人胆,平时别说皇帝,就连赵质他们也不会掰扯议论。
“好色?”
“你不知道啊?”宁王赵茂颇是惊讶,“这徐氏原本预备给皇家的媳妇,是徐大姑娘,容色也挺好,就是端方得很,咱们这位皇后娘娘,那是人家庶妹,在家守寡的。”
“皇后娘娘好容貌?”赵质试探着问了一句。
“老七,你在外太多年了。”宁王勾着他背,很是义气地跟他咬耳朵,“没有好容貌,为什么放着早就说好的姐姐,嗝,不要,偏要守寡的妹妹。”
赵质“嗯”了一声不再说话。
赵茂见他有些失落,也不多想,大喇喇宽慰道,“别灰心,以现在皇上对你的宠眷,你的王妃,说不定比皇后还美。”
“承五哥吉言。”
其实不明白皇上为什么对昌王这么好的人,怕同满朝官员的数目是一样的。
昌王曾经有一个谋逆嫌疑在身,还被扔到外地,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先帝做实了的罪名,皇帝为示仁德最多加恩宽免,哪有一下子翻身为天子近宠的?若是知道谋逆案内情的,便更觉得不可思议了:为这事皇上和昌王早该成仇了,总不至于妇人之仁,对当年之事心生愧疚了吧;真愧疚,也该先把皇长子一家好好安置才对吧?
当然也有简单粗暴地认为皇帝就是拿昌王做彰显仁德的靶子的。随即有人想到:昌王身后,也不是什么人都没有,至少韶阳关总兵陈靖还是人家亲亲从舅。不管怎么想,有一点倒是大家都认同的,那就是昌王的恩宠肯定是无法长久的:帝王做戏总是会倦的,而且皇帝总归会有皇子的,到时候对昌王就淡了。
然而皇帝却真的一往情深了很多年。圣驾驾临昌王府的次数连太后的慈恩殿都赶不上,一入秋皇上便亲自为昌王府铺上了地龙,参拜不名,过庭不趋,就是昌王想直闯宫门,真发生了也无人敢拦,大约只有特许他殴打皇帝这件事情没做了。
陛下痴缠昌王,可他毕竟是一国之君,家事国事天下事太多,于是就把昌王叫进宫——反正宫里就一个皇后,到处乱闯都没事。
眼看奏折就剩最后几本,朝上也没什么大事,皇帝贴身内侍李水赶紧悄声走到迩英殿外,对着小徒弟轻声吩咐了一句,小徒弟一点头麻溜儿就出宫往昌王府去了
兄弟二人在宫道上散步,路线很随意,走到哪儿算哪儿,逛到冷宫野不避讳,直离开迩英殿老远,恐怕已经进了后宫,见到一处宫苑。虽然草木丛生,但依稀有几分齐整和别致,像是精心装扮的院落整个儿睡久了一般,待梳洗打扮一番又是顾盼生姿,全没有别的无人宫室那种凄凄惨惨。
宫门外枫树下,守着一个少有年纪的宫女。赵任心觉她有些眼熟,赵质已经出声:“秋心?”
赵任心中疑惑:她不是叫莫愁吗?思绪飘着,到了十几年前。
作者有话要说: 昌王爷记录花期推测农时的想法,来源于以前的课文《第一朵杏花》,至今印象深刻,尤其是这个题目,很有意味。ps如果有人读到本文,望不吝指教,吱一声也好,谢谢!
第3章 雪化无声
宫中有一项禁忌,那就是不能在太后面前提“冷宫”二字。
今上在太后怀中时,太后还是个才人,随意两句话就可能得罪了人,在你来我往的争斗中被人宰了。那日也就是从宫女手上拿了个茶盏给陈昭仪奉了杯茶而已,陈昭仪一喝就吐了口血,昏迷过去,她自然也惊得神魂不清,就这么被拖去了冷宫。谁知天不绝她,竟让她此时查出身孕。
当时先帝才两个皇子,自然看中,便将她接出冷宫。可是期待皇子和真让戴罪嫔妃生下皇子不一样。从三皇子一落地,等着张才人暴毙然后等着抱走她儿子的人,就排着队等着了,毕竟她位分低还有罪,养着三皇子只能把三皇子的前程耽误掉。先帝应该也是这么想的。可张才人实在命大。这时候正是大皇子快参政的时候,他外公却突然获罪,一时间右相刘廷和风光无限,为了不让人生出什么心思,她侄女刘贵妃自然别想抱走三皇子了。
此事一搁就搁过了二征高勾丽,眨眼三皇子都两岁了,和张才人相依为命惯了,谁还抱得走他?为儿子计,先帝只好把张才人拉出来夸一夸,晋为充容。
张充容虽然不聪明,但自己能绝地重生这件事情,她悟得格外透彻,从此全副希望都压到了儿子身上。三皇子虽然归了她,可她既无才无貌,又曾待罪,先帝看她一眼都懒得,对三皇子自然也不待见,除了年节,少有人想起他们母子。张充容没办法,只能拼命□□三皇子,让他拼命用功,文章骑射出人意表得上头青眼,才能出头。
所幸这个办法真的奏了效,三皇子努
喜欢习成文武艺,烂在帝王家请大家收藏:(m.dmbook6.com),腐文网更新速度最快。